资讯新闻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自然地理 >

植物龙骨怎么炮制好吃窍门(龙骨怎么做更好吃)

时间:2023-12-12 08:50:51
熟地龙骨汤做法大全

生熟地龙骨汤

生熟地龙骨汤具有清热凉血,生津润燥,滋阴养血的功效。用生熟地和龙骨煮汤避免了直接煮生地熟地的苦涩味,会有些微苦但回甘的味道。皮肤粗糙、热气、长痘痘的人可以多饮用哦。

工艺:炖

口味:家常味

时间:60分钟

热量:较低热量

配料:

烹饪步骤:

1.生地和熟地都是在药房买的,可以让他们直接配好。多人或者少人喝可以适量加减分量

2.把生熟地和3粒蜜枣放进汤锅里加水烧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

3.将龙骨飞水捞起备用

4.将飞过水的龙骨放入炖了40分钟的生熟地汤里

5.因为我买的龙骨斩得比较小块,所以大火烧开再炖20分钟就可以啦。大块骨头的可以适当增加炖的时间.

生熟地不要过多,过多会比较苦涩。没有时间的朋友们可以用材料全部放进高压锅里炖

清热解毒 --- 生熟地扇骨汤

生地,又名生地黄,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;性寒味甘、苦;归心、肝肺经,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。

熟地,又名熟地黄,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;性微温,味甘;归肝、肾经,具有补血生津、滋肾养肝等功效。

喝了这个汤,不但能清热解毒,而且长痘痘的人更可多饮用哟。

食材明细

生地、熟地、扇骨、蜜枣、生姜。

1、生地熟地洗干净,注意:生地比较多泥巴,浸泡数分钟后可用新牙刷将泥刷干净。

2、将生地熟地切成小块。

3、生姜连皮洗干净,拍扁。

4、汤煲里放2/3满的水,将生地熟地及姜片倒入。

5、扇骨洗干净,在开水中氽烫一下,去掉血腥,然后夹入汤煲中。

6、由于生地熟地汤药材味较浓,故加入两颗蜜枣。

7、大火烧开后,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。

中药的炮制方法有哪些?

中药炮制方法众多,与药效一般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实践证明,通过炮制能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,改变药性或提高疗效,便于粉碎加工及贮藏等。

什么是中药炮制?

中药炮制是根据医疗、配方、制剂的不同要求,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,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,使之充分发挥疗效或避免及减轻不良反应。

修制

纯净处理——如捡去合欢花中的枝、叶,刷除枇杷叶、石韦叶背面的绒毛,刮去厚朴、肉桂的粗皮等。

粉碎处理——如牡蛎、龙骨捣碎便于煎煮;川贝母捣粉便于吞服;水牛角、羚羊角削成薄片或锉成粉末等。

切制处理——如天麻、槟榔宜切薄片;泽泻、白术宜切厚片;黄芪、鸡血藤宜切斜片;桑白皮、枇杷叶宜切丝;白茅根、麻黄宜铡成段;茯苓、葛根宜切成块等。

水制

洗——将药材放入清水中,快速洗涤,除去上浮杂物及下沉脏物,及时捞出晒干,备用。

淋——将不宜浸泡的药材,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,使其清洁和软化。

泡——将质地坚硬的药材,在保证其药效的前提下,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,使其变软。

润——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、加工时的气温及工具,用淋润、洗润、泡润、晾润、浸润、盖润、伏润、露润等多种方法,使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徐徐人内,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,使药材软化,便于切制饮片。

漂——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,并反复换水,以去掉腥味、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。

水飞——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。常用于矿物类、贝甲类药物的制粉。如飞朱砂、飞炉甘石、飞雄黄。

火制

炒——如土炒白术、麸炒枳壳、米炒斑蝥等,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,增强疗效;砂炒穿山甲、蛤粉炒阿胶等,药物受热均匀变得酥脆,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或便于服用。

炙——如蜜炙黄芪、蜜炙甘草、酒炙川芎、醋炙香附、盐水炙杜仲等,可改变药性,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。

煅——如煅牡蛎、煅石膏等,使药材质地松脆,易于粉碎,充分发挥疗效。

煨——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、湿纸中,放入热火灰中加热,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,称为煨法。

烘焙——将药材用微火加热,使之干燥的方法叫烘焙。

水火共制

煮——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。

蒸——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。

掸——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烫过,立即取出的方法。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和肉质多汁药物的干燥处理。

淬——将药物煅烧红后,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,使其酥脆。

其他制法

制霜——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,称为霜。其相应的炮制方法称为制霜。前者如巴豆霜,后者如西瓜霜。

发酵——将药材与辅料拌和,置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,利用霉菌使其发泡、生霉,并改变原药的药性,以生产新药的方法,称为发酵法。如神曲、淡豆豉。

发芽——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,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,使其萌发幼芽,称为发芽。如谷芽、麦芽、大豆黄卷等。

中药材炮制加工的方法有哪些?

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很多,很常见的有如下几类:

1、炒制:将药物在锅内加热,不绝翻炒至一定要求的方法。

清炒:不加辅料,根据炒的时间和温度分为炒黄、炒焦、炒炭三种。炒黄系用文火将药材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材固有的气味为度。如杏仁、芡实、莲子、远志、枣仁等。炒焦系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色,如焦楂、焦神曲、焦白术、焦栀子等。炒炭系用武火将药材表面炒至黑色,内部焦褐色时,喷淋清水,稍干即可出锅,倾于水湿的竹扁上,摊开,凉透方可包装。如地榆炭、侧柏炭、杜仲炭、贯众炭等。

麸炒:先将锅加热,撒入一定量的麸皮(每kg药材用0.4kg左右),至冒烟时加入药材,不断翻炒,炒至药材表面微黄色,取出,筛去麸皮即可。如白术、山药、枳壳、三棱等。

土炒:用灶心土打碎,用量约为药材重的30%左右。置锅内炒至轻松后,加入药材,不断翻炒至药材表面挂匀土色,取出,筛去土粉即可。如白术、山药、白芍等。

米炒:将米倒入用水喷湿的锅内,加热使米贴附于锅底,俟冒烟时,倒入药材轻轻翻炒至药材变色,取出,筛去米粒即可。用量约为药材重的40%左右。如米炒沙参、丹参等。

2、烫制:将药材加热炒烫,温度比炒法高而受热均匀。通常有三种:

砂烫:将砂子置锅内炒热,再将砂堆扒一坑,放进打成大块的药材,埋起,稍后,进行翻炒,至药材表面鼓起或酥脆为度,拣出药材或入醋中淬过,晾凉即可。如龟板、鳖甲、山甲、刺猬皮、狗脊、毛姜、马钱子等。

蛤粉烫:取蛤粉依砂烫法,烫至鼓起即可。如阿胶、鱼鳔等。

蒲黄烫:取蒲黄依砂烫法,烫至鼓起即可。如阿胶珠。

3、煅制:将药材用火煅烧,通常分两种:

直火煅:将药材放在木炭或焦炭无烟炉上煅红透,取出即可。如龙骨、龙齿、贝壳类、金石类等。

闷煅:将药材置锅内,再覆一锅,接合处用黄泥封固,上压重物,在上面锅底粘一白纸,加热煅至白纸呈焦黄色为度。如生地炭、灯芯炭、棕炭、血余炭等。

4、煨制:将药材用湿面粉包裹,在炒热的滑石粉锅内煨至表面焦黄为度。或用湿纸层层包裹药材,加热除去部分油分。如煨木香、煨肉蔻等。

5、燎:将药材在火焰上短时加热,使药材表面焦化而内部不受影响。如燎鹿茸等。

6、炮:将药材埋在热炭中,炮至鼓起爆裂为度。或置高热的锅中,急炒至表面焦黄、鼓裂为度。如炮姜。

7、炙: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共同加热,使辅料炙入药材组织内的加工方法。

▲蜜炙:将蜂蜜置锅内加适量清水搅拌,加热熔化,待蜜炼至冒花时,即可放入药材,不断翻拌,炒至蜜汁吸净,以不粘手为度。或先将炼蜜加30~40%的开水稀释后,与净药材拌匀,稍闷,置锅内,用文火炒至蜜汁吸尽,以不粘手为度。用蜜量应根据药材的性质、质地、体积的不同,一般在药材量的15~35%左右。

▲酥炙:通常用油脂将药材炙酥的方法。例如羊脂油拌炒淫羊藿。用植物油炸动物骨及马钱子等。

▲酒炙:将药材放盆内,加药材重的30~40%的黄酒,拌匀,待酒被吸尽后,再置锅内,中火加热,不断翻炒,炒至微黄色即可。

▲醋炙:操作方法同酒炙,醋的用量为药材重的15~30%左右。

▲盐水炙:一般每kg药材用盐10~20g,加适量水化开,以能拌匀药材为度。操作方法同酒炙。

▲姜汁炙:取生姜加少量水,榨汁,再将药材用姜汁拌匀,稍闷,入锅,文火炒至表面微黄色。或先将药材炒热,随后,边炒边将姜汁均匀地喷洒在药物上,至表面微黄色即可。用量一般为药材重的25%左右。

▲米泔水炙:取第二次淘米水与药材拌匀,稍闷,入锅炒至微黄色即可。用量一般为药材重的20~30%。

8、其他方法:

▲豆腐制:取豆腐一块,中间挖一孔,填进药物,仍用豆腐封好。入瓷盘中上屉蒸至豆腐发硬,取出即可。

▲酒蒸:药材与20%左右量的黄酒拌匀,上屉蒸至药材黑色即可。

▲拌:将朱砂等药粉与其他药材拌匀即可。

▲淬:药材经煅制红透,立即投入黄酒或醋中,使之酥碎的方法。

龙骨是什么中药?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骨

拼音Lónɡ Gǔ

出处《本经》

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、犀牛类、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。挖出后,除去泥土及杂质。五花龙骨质酥脆,出土后,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,常用毛边纸粘贴。

生境分部产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内蒙古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广西、青海等地。

性状①五花龙骨

又名:青化龙骨、花龙骨。为不规则的块状,大小不一。全体淡黄白色,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的花纹,深浅粗细不一。表面平滑,时有小裂隙。断面多粗糙,质硬而脆,易片片剥落而散碎。吸湿性强,以舌舐之有吸力。无臭,无味。以质脆,分层、有五色花纹、吸湿力强者为佳。

②龙骨

又名:白龙骨(《千金方》).为不规则的块状,大小不一。表面白色、灰白色或黄白色,较光滑,有的具纹理与裂隙,或具棕色条纹和斑点。质硬,断面不平坦,色白,细腻如粉质。吸湿力亦强。无臭,无味。以质硬、色白、吸湿力强者为佳。但一般以五花龙骨为优。

化学成分主要为碳酸钙、磷酸钙,尚含铁、钾、钠、氯、硫酸根等。

炮制龙骨:刷净泥土,打碎。煅龙骨:取刷净的龙骨,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坩埚内煅红透,取出,放凉,碾碎。

《纲目》:"近世方法,但煅赤为粉,亦有生用者。《事林广记》云:用酒浸一宿,焙干研粉,水飞三度用,如急用,以酒煮焙干。或云,凡入药须水飞过晒干,每斤用黑豆一斗,蒸一伏时,晒干用,否则着人肠胃,晚年作热也。"

性味甘涩,平。

①《本经》:"味甘,平。"

②《别录》:"微寒,无毒。"

③《药性论》:"有小毒,"

④《本草正》:"甘,平,性涩。"

⑤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"味淡微辛,性平。"

归经入心、肝、肾、大肠经。

①《纲目》:"入手足少阴、厥阴经。"

②《本草经疏》:"入足厥阴、少阳、少阴,兼入手少阴、阳明经。"

功能主治镇惊安神,敛汗固精,止血涩肠,生肌敛疮。治惊痫癫狂,怔忡健忘,失眠多梦,自汗盗汗,遗精淋浊,吐衄便血,崩漏带下,泻痢脱肛,溃疡久不收口。

①《本经》:"主咳逆,泄痢脓血,女子漏下,症瘕坚结,小儿热气惊痫。"

②《别录》:"疗心腹烦满,四肢痿枯,汗出,夜卧自惊,恚怒,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,肠痈内疽,阴蚀,止汗,缩小便,尿血,养精神,定魂魄。安五藏。""白龙骨疗梦寐泄精,小便泄精。"

③《药性论》:"逐邪气,安心神,止冷痢及下脓血,女子崩中带下,止梦泄精,梦交,治尿血,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。"
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健脾,涩肠胃,止泻痢,渴疾,怀孕漏胎,肠风下血,崩中带下,鼻洪,吐血,止汗。"

⑤《珍珠囊》:"固大肠脱。"

⑥《纲目》:"益肾镇惊,止阴疟,收湿气,脱肛,生肌敛疮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;或入丸散。外用:研末撒或调敷。

注意有湿热、实邪者忌服。
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得人参、牛黄良;畏石膏。"

②《药性论》:"忌鱼。"

复方①治大人、小儿一切癫狂,惊搐,风痫,神志不宁:龙骨一两(火煅,研极细末),犀角、丹砂、琥珀、天竺黄各五钱(俱研极细末),钩藤、怀生地、茯苓各一两五钱(俱微炒燥,为极细末),苏合香三钱,牛黄二钱(俱用酒溶化)。共十味,总和一处,用胆星八钱,研细末,竹沥一碗,打糊为丸,如梧子大。大人服十丸,小儿服二、三丸,俱用生姜汤调灌。(《方脉正宗》)

②治伤寒脉浮,医以火迫劫之,亡阳,必惊狂,卧起不安者:桂枝(去皮)三两,甘草(炙)二两,生姜三两(切),大枣十二枚(擘),牡蛎(熬)五两,蜀漆(去腥)三两,龙骨四两。上七味,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蜀漆,减二升,纳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。温服一升。(《伤寒论》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)

③治好忘:龙骨、虎骨、远志各等分。上三味,治下筛。食后服方寸匕,日二。(《千金方》)

④治心虚盗汗:龙骨五钱(火煅),茯苓一两,人参六钱,莲肉三两(俱微炒),共研为末,麦门冬(去心)四两,酒煮,捣烂成膏为丸梧子大。每早晚各服三钱,白汤下。(《方脉正宗》)

⑤治产后虚汗不止:龙骨一两,麻黄根一两。上件药,捣细罗为散。不计时候,以粥饮调下二钱。(《圣惠方》)

⑥治遗尿淋沥:白龙骨、桑螵蛸等分。为末。每盐汤服二钱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
⑦治失精家少腹弦急,阴头寒,目眩,发落,脉极虚芤迟,为清谷,亡血失精,脉得诸芤动微紧,男子失精,女子梦交:桂枝、芍药、生姜各三两,甘草二两,大枣十二枚,龙骨、牡蛎各三两。上七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。分温三服(《金匮要略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)

⑧治失精,暂睡即泄:白龙骨四分,韭子五合。上件为散子。空心,酒调方寸匕服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
⑨治劳心梦泄:龙骨、远志等分。为末,炼蜜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莲子汤下。(《活人心统》)

⑩治白浊:糯米饭(晒干)四两,赤石脂(炒令焦黄)、龙骨(煅,别研)、白茯苓(去皮)各二两。上为细末,醋煮面糊儿焙干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盐汤送下,食前服。(《魏氏家藏方》龙骨丸)

⑾治鼻衄出血多,眩冒欲死:龙骨研细。吹入鼻耳中。凡衄者并吹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
⑿治妇人无故尿血:龙骨五两。治下筛。酒服方寸匕,空腹服,日三(《千金方》)

⒀治血崩不止:龙骨(煅)、当归、香附(炒)各一两,棕毛灰五钱。上为细末。每服四钱,空心,米饮调下。忌油腻、鸡、鱼、炙博物。(《景岳全书》龙骨散)

⒁治金疮出血:龙骨一两(五色紧者),诃子一两,白石脂半两,苎麻叶半两(系五月采来阴干者)。上为细末。水调服之。(《普济方》神仙止血散)

⒂治泄泻不止:白龙骨、白石脂等分。为末,水丸梧子大。紫苏、木瓜汤下,量大人小儿用。(《全幼心鉴》)

⒃治久痢休息不止者:龙骨四两。打碎,水五升,煮取二升半。分五服,冷饮。仍以米饮和丸。每服十九(《肘后方》)

⒄治小儿因痢脱肛:白龙骨粉扑之.(姚和众)

⒅治两耳湿烂,久不收敛:龙骨、亦石脂(俱火煅)、海螵蛸(水煮过)各三钱。共研细末。先用绵纸条拭干脓水,后吹末药。(《本草汇言》)

⒆治阴囊汗痒:龙骨、牡蛎粉扑之。(《医宗三法》)

⒇治小儿脐疮久不差:龙骨煅。细研为末,敷之。(《圣惠方》)

(21)治淋巴结结核(适应于干酪化者,或结核破溃者):煅龙骨、煅石膏、滑石各等量。共研末。将已炼好的猪油溶化,投入药末,搅拌成糊状,贮存备用。先将病灶清除干净,再用上药膏制成的油纱布条填塞创面。每日换药一次。开始时脓汁增多,一般3~4天后创面干净。连续应用1~2周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
(22)治汤火伤:龙骨、生石膏、大黄、儿茶各等分,共研极细末,冷茶水调稀糊状。敷患处,敷后用纱布盖好(面部可不盖),每隔一日换药一次。(《中医杂志》(4):212,1957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中药‘龙骨’是动物性药材吗?

《*辞典》:龙骨

【出处】 《本经》

【拼音名】 Lónɡ Gǔ

【来源】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、犀牛类、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。挖出后,除去泥土及杂质。五花龙骨质酥脆,出土后,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,常用毛边纸粘贴。

【生境分布】 产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内蒙古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广西、青海等地。

【性状】 ①五花龙骨

又名:青化龙骨、花龙骨。为不规则的块状,大小不一。全体淡黄白色,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的花纹,深浅粗细不一。表面平滑,时有小裂隙。断面多粗糙,质硬而脆,易片片剥落而散碎。吸湿性强,以舌舐之有吸力。无臭,无味。以质脆,分层、有五色花纹、吸湿力强者为佳。

②龙骨

又名:白龙骨(《千金方》).为不规则的块状,大小不一。表面白色、灰白色或黄白色,较光滑,有的具纹理与裂隙,或具棕色条纹和斑点。质硬,断面不平坦,色白,细腻如粉质。吸湿力亦强。无臭,无味。以质硬、色白、吸湿力强者为佳。但一般以五花龙骨为优。

【化学成份】 主要为碳酸钙、磷酸钙,尚含铁、钾、钠、氯、硫酸根等。

【炮制】 龙骨:刷净泥土,打碎。煅龙骨:取刷净的龙骨,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坩埚内煅红透,取出,放凉,碾碎。

《纲目》:"近世方法,但煅赤为粉,亦有生用者。《事林广记》云:用酒浸一宿,焙干研粉,水飞三度用,如急用,以酒煮焙干。或云,凡入药须水飞过晒干,每斤用黑豆一斗,蒸一伏时,晒干用,否则着人肠胃,晚年作热也。"

【性味】 甘涩,平。

①《本经》:"味甘,平。"

②《别录》:"微寒,无毒。"

③《药性论》:"有小毒,"

④《本草正》:"甘,平,性涩。"

⑤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"味淡微辛,性平。"

【归经】 入心、肝、肾、大肠经。

①《纲目》:"入手足少阴、厥阴经。"

②《本草经疏》:"入足厥阴、少阳、少阴,兼入手少阴、阳明经。"

【功能主治】 镇惊安神,敛汗固精,止血涩肠,生肌敛疮。治惊痫癫狂,怔忡健忘,失眠多梦,自汗盗汗,遗精淋浊,吐衄便血,崩漏带下,泻痢脱肛,溃疡久不收口。

①《本经》:"主咳逆,泄痢脓血,女子漏下,症瘕坚结,小儿热气惊痫。"

②《别录》:"疗心腹烦满,四肢痿枯,汗出,夜卧自惊,恚怒,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,肠痈内疽,阴蚀,止汗,缩小便,尿血,养精神,定魂魄。安五藏。""白龙骨疗梦寐泄精,小便泄精。"

③《药性论》:"逐邪气,安心神,止冷痢及下脓血,女子崩中带下,止梦泄精,梦交,治尿血,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。"
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健脾,涩肠胃,止泻痢,渴疾,怀孕漏胎,肠风下血,崩中带下,鼻洪,吐血,止汗。"

⑤《珍珠囊》:"固大肠脱。"

⑥《纲目》:"益肾镇惊,止阴疟,收湿气,脱肛,生肌敛疮。"

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煎汤,3~5钱;或入丸散。外用:研末撒或调敷。

【注意】 有湿热、实邪者忌服。
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得人参、牛黄良;畏石膏。"

②《药性论》:"忌鱼。"

【附方】 ①治大人、小儿一切癫狂,惊搐,风痫,神志不宁:龙骨一两(火煅,研极细末),犀角、丹砂、琥珀、天竺黄各五钱(俱研极细末),钩藤、怀生地、茯苓各一两五钱(俱微炒燥,为极细末),苏合香三钱,牛黄二钱(俱用酒溶化)。共十味,总和一处,用胆星八钱,研细末,竹沥一碗,打糊为丸,如梧子大。大人服十丸,小儿服二、三丸,俱用生姜汤调灌。(《方脉正宗》)

②治伤寒脉浮,医以火迫劫之,亡阳,必惊狂,卧起不安者:桂枝(去皮)三两,甘草(炙)二两,生姜三两(切),大枣十二枚(擘),牡蛎(熬)五两,蜀漆(去腥)三两,龙骨四两。上七味,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蜀漆,减二升,纳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。温服一升。(《伤寒论》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)

③治好忘:龙骨、虎骨、远志各等分。上三味,治下筛。食后服方寸匕,日二。(《千金方》)

④治心虚盗汗:龙骨五钱(火煅),茯苓一两,人参六钱,莲肉三两(俱微炒),共研为末,麦门冬(去心)四两,酒煮,捣烂成膏为丸梧子大。每早晚各服三钱,白汤下。(《方脉正宗》)

⑤治产后虚汗不止:龙骨一两,麻黄根一两。上件药,捣细罗为散。不计时候,以粥饮调下二钱。(《圣惠方》)

⑥治遗尿淋沥:白龙骨、桑螵蛸等分。为末。每盐汤服二钱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
⑦治失精家少腹弦急,阴头寒,目眩,发落,脉极虚芤迟,为清谷,亡血失精,脉得诸芤动微紧,男子失精,女子梦交:桂枝、芍药、生姜各三两,甘草二两,大枣十二枚,龙骨、牡蛎各三两。上七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。分温三服(《金匮要略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)

⑧治失精,暂睡即泄:白龙骨四分,韭子五合。上件为散子。空心,酒调方寸匕服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
⑨治劳心梦泄:龙骨、远志等分。为末,炼蜜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莲子汤下。(《活人心统》)

⑩治白浊:糯米饭(晒干)四两,赤石脂(炒令焦黄)、龙骨(煅,别研)、白茯苓(去皮)各二两。上为细末,醋煮面糊儿焙干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盐汤送下,食前服。(《魏氏家藏方》龙骨丸)

⑾治鼻衄出血多,眩冒欲死:龙骨研细。吹入鼻耳中。凡衄者并吹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
⑿治妇人无故尿血:龙骨五两。治下筛。酒服方寸匕,空腹服,日三(《千金方》)

⒀治血崩不止:龙骨(煅)、当归、香附(炒)各一两,棕毛灰五钱。上为细末。每服四钱,空心,米饮调下。忌油腻、鸡、鱼、炙博物。(《景岳全书》龙骨散)

⒁治金疮出血:龙骨一两(五色紧者),诃子一两,白石脂半两,苎麻叶半两(系五月采来阴干者)。上为细末。水调服之。(《普济方》神仙止血散)

⒂治泄泻不止:白龙骨、白石脂等分。为末,水丸梧子大。紫苏、木瓜汤下,量大人小儿用。(《全幼心鉴》)

⒃治久痢休息不止者:龙骨四两。打碎,水五升,煮取二升半。分五服,冷饮。仍以米饮和丸。每服十九(《肘后方》)

⒄治小儿因痢脱肛:白龙骨粉扑之.(姚和众)

⒅治两耳湿烂,久不收敛:龙骨、亦石脂(俱火煅)、海螵蛸(水煮过)各三钱。共研细末。先用绵纸条拭干脓水,后吹末药。(《本草汇言》)

⒆治阴囊汗痒:龙骨、牡蛎粉扑之。(《医宗三法》)

⒇治小儿脐疮久不差:龙骨煅。细研为末,敷之。(《圣惠方》)

(21)治淋巴结结核(适应于干酪化者,或结核破溃者):煅龙骨、煅石膏、滑石各等量。共研末。将已炼好的猪油溶化,投入药末,搅拌成糊状,贮存备用。先将病灶清除干净,再用上药膏制成的油纱布条填塞创面。每日换药一次。开始时脓汁增多,一般3~4天后创面干净。连续应用1~2周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
(22)治汤火伤:龙骨、生石膏、大黄、儿茶各等分,共研极细末,冷茶水调稀糊状。敷患处,敷后用纱布盖好(面部可不盖),每隔一日换药一次。(《中医杂志》(4):212,1957)

【摘录】 《*辞典》

龙骨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_龙骨健康食材知识

龙骨,别名:陆虎遗生、那伽骨、生龙骨、煅龙骨、五花龙骨、青化龙骨、花龙骨、白龙骨。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、犀牛类、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。挖出龙骨后,除去泥土及杂质。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龙骨的功效和作用,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。

目录

龙骨的功效和作用

龙骨的临床报道

龙骨的各家论述

龙骨的功效和作用

1)龙有很好好的平肝潜阳的作用,同时龙骨也可以镇惊固涩。 而龙齿还有很好的镇惊安神作用,可以用来治疗精神抑郁症,特别是对于一些得了心悸健忘的人再加上失眠多梦等症的,可以龙骨和生龟板、菖蒲、远志等药一起同用。

2)有些人容易失眠,所以说情急躁易怒,总会伞有头晕痛胀,和目赤耳鸣的感觉民,可以龙骨和茯苓、菖蒲、郁金、合欢皮、酸栆仁,珍珠母、夜交藤等一起服用。

3)龙骨可以用来治疗癫狂,有些人有精神错乱的感觉,情绪就有躁动不安,还会狂言乱语,这时候可以用龙骨和代赭石、大黄、礞石等同用。

4)龙骨可以平肝潜阳,因为高血压而有头痛头晕的,可以用龙骨和牡蛎、生白芍、白薇、菊花、钩藤、玄参、天麻等一起服用。

5)龙骨的药理作用:

1. 镇静、催眠、抗惊厥作用 实验表明:20%龙骨混悬液20ml/kg给小鼠灌服,能显著增加戊巴比妥钠的催眠率;对回苏灵所致惊厥亦有对抗作用.

2. 其他作用 20%龙骨混悬液20ml/kg给小鼠灌服, 有缩短正常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.

龙骨的临床报道

1. 治疗尿崩症 生龙骨、生牡蛎、枸杞、菟丝饼、川黄柏各9g,砂仁、炙甘草各3g,北沙参15g,炒杜仲12g.水煎服.一般10~20剂均告痊愈, 经1~4年随访,无1例复发.〖江苏中医杂志 1964;(11):19〗

2. 治疗烫伤 龙骨、生石膏、大黄、儿茶各等份, 共研极细末,用冷茶水调成稀糊状, 敷患处,用纱布盖好(面部可不盖), 隔日换药1次.治疗烫伤,疗效较好.〖中医杂志 1957;(4): 212〗

3. 治疗化脓性疾病 冰片、生龙骨、当归各20g,朱砂25g,煅石膏40g,煅炉甘石200g,共研细末, 涂薄层于创面,胶布固定, 2~3天换1次,治疗疮疡20例, 全部治疗.疗程7~20天.〖辽宁中医杂志 1987;(10):47〗

龙骨的各家论述

1.《注解伤寒论》:龙骨、牡蛎、铅丹,收敛神气而镇惊。

2.《纲目》:益肾镇惊,止阴疟,收湿气,脱肛,生肌敛疮。涩可去脱,故成氏云龙骨能收敛浮越之正气,固大肠而镇惊。又主带脉为病。

3.《本草经疏》:龙骨味涩而主收敛,凡泄痢肠辟及女子漏下崩中,溺血等症,皆血热积滞为患,法当通利疏泄,不可使用止涩之剂,恐积滞瘀血在内反能为害也。惟久病虚脱者,不在所忌。

4.《本草述》:龙骨可以疗阴阳乖离之病。如阴之不能守其阳,或为惊悸,为狂痫,为谵妄,为自汗盗汗。如阳之不能固其阴,或为久泄,为淋,为便数,为齿衄、溺血,便血,为赤白浊,为女子崩中带下,为脱肛。或阴不为阳守,阳亦不为阴固,为多梦泄精,为中风危笃,种种所患,如斯类者,咸得借此以为关捩子,而治以应证之剂。

5.《本经逢原》:涩可以去脱,龙骨入肝敛魂,收敛浮越之气。其治咳逆,泄利脓血,女子漏下,取涩以固上下气血也。其性虽涩,而能入肝破结。症瘕坚结,皆肝经之血积也;小儿热气惊痫,亦肝经之病,为牛黄以协济之,其祛邪伐肝之力尤捷。其性收阳中之阴,专走足厥阴经,兼入手足少阴,治多梦纷坛,多寐泄精,衄血吐血,胎漏肠风,益肾镇心,为收敛精气要药。有客邪,则兼表药用之。又主带脉为病,故崩带不止,腹满,腰溶溶若坐水中,止涩药中加用之。止阴疟,收湿气,治休息痢,久痢脱肛,生肌敛疮皆用之。但收敛太过,非久痢虚脱者,切勿妄投;火盛失精者误用,多致溺赤涩痛,精愈不能收摄矣。

6.《本草经百种录》:龙骨很粘涩,能收敛正气,凡心神耗散,肠胃滑脱之疾,皆能已之。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,所以仲景于伤寒之邪气未尽者亦用之。

7.《本草求真》:龙骨功与牡蛎相同,但牡蛎咸涩入肾,有软坚化痰清热之功,此属甘涩入肝,有收敛止脱镇惊安魄之妙,如徐之才所谓涩可止脱,龙骨牡蛎之属。白地锦纹,舐之粘舌者佳。

龙骨健康 食材知识 相关 文章 :

★ 龙骨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

★ 煅龙骨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

★ 龙骨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

★ 中药龙骨的功效与作用

★ 龙骨和什么煲汤好及其注意事项

★ 龙骨有什么功效与作用

★ 中药龙骨的功效和作用

★ 龙骨的功效与作用

★ 龙骨花的养殖方法

★ 煅龙骨的功能主治和炮制方法

var _hmt = _hmt || []; (function() { var hm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"script"); hm.src = ""; 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 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hm, s); })();

治疗癫痫很新技术

治疗医院癫痫科

西安较好的癫痫医院

江西治疗癫痫病医院

治癫痫病癫痫排名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